我的工作口譯與筆譯大約各半,不出門口譯的日子就在家翻書或準備資料,踏入這一行後幾乎沒有一天不與日文為伍。

這兩種工作看來相似,不過運用的技巧跟工作模式卻大不相同。前陣子剛出版的《口譯人生》,算是一本替我串連起這兩種工作型態的作品,翻起來格外有感觸。


作者透過半生的口譯經驗,深刻體會出「溝通」之重要,這一點也讓我很有共鳴。書中將良好溝通歸納出三大要點:「想傳達的內容」、「熱忱」、「邏輯和結構」;除了這些該有的心態、準備之外,從實務角度來看,我自己也感覺到所謂「不到位」的溝通,往往起因於忽略了一些手邊可用的資源。


在工作現場中不乏有「語言能力不算頂尖但交流效果一流」的例子,相反地,「語言能力出色但溝通效果不佳」的狀況也並不少見。


前者多半因為具備該領域的豐富知識,再加上難得有切磋的機會,求知若渴或者亟欲分享的心情還有好客熱情的態度,都是高於語言之上、很容易讓對方直覺感受的訊息。


而後者儘管在文字上精準,卻因為眼中只有文字,忽略掉太多能幫助溝通的要素。舉個最好懂的例子,譯者最頭痛的演講方式中,「宣讀論文」絕對名列前茅,因為照本宣科的文字沒有表情、語調平板,同時,儘管能譯出每一個字,訊息的高密集度也並不適合口說傳播。


語言無疑是溝通的重要基礎,但並不是讓人暢行無阻的通行證,文字中看不見的東西,在話語溝通時其實給了我們更多線索。


我們常說筆譯是種孤獨的工作,只能面對文字、無法面對作者,因此譯者必須搜盡枯腸去揣想、挖掘、感受,只能謙卑面對文字本身所呈現的氣息。


就這點來說,口譯在溝通上似乎享有更多優勢,我們可以直接感受講者語調中的情緒、更貼近他們的信念。


有效的溝通必須發揮觀察力、同理心、好奇心,從對方當下的表情、眼神、聲調、態度來了解話語背後的精神,運用任何可能的資源。當然也包括口譯員自己。自己的表情、眼神、聲調、態度,甚至輔以書寫圖畫或肢體語言。


同時也千萬不能忘記,口譯員的角色不僅在於處理文字,還必須竭盡所能做出最貼切的表達。嘴裡吐出的話語或許百分之百正確,但是不是符合語境、聽眾有沒有辦法吸收、能不能盡量在自己的產出中表達那些意在言外的微妙氣息?


不久前有個講者對譯者的比喻讓我覺得很貼切也很有意思,他說譯者好比兌幣機,丟進鈔票後馬上能從另一個口吐出可用的等值外幣。而如何減少這中間的匯差,或許正是所有走在譯途上的朋友不斷精進的目標。